在醫院防疫完成后,醫院該怎么進行處理醫療廢物呢?有哪些流程需要遵守?醫用垃圾桶操作人員介紹醫院醫療廢物的處置有嚴格的安全管理流程。各科室產生的醫療廢物由醫務人員分類放入專用的醫療廢物容器,當容器達到3/4時就要由科室保潔員進行收集、打包,醫療廢物袋用扎帶封扎袋口并貼上醫療廢物標識。由科室專人每次與醫療廢物運送人員進行交接,并詳細記錄醫療廢物的來源、種類、重量或者數量、交接時間等項目,交接還需簽名。
根據指引,注射完成后,應有專人負責監督受種者將按壓接種部位的棉簽統一廢棄在指定的回收容器內,不得帶離現場。為減少接種點疫苗核酸污染,接種前,每個接種臺應鋪置一次性治療單,并放置一次性治療盤,盤內放置紗布且使用醫用酒精浸潤。
指引要求疫苗接種場所做好接種前物資準備。為減少接種點疫苗核酸污染,接種前,每個接種臺應鋪置一次性治療單,并放置一次性治療盤,盤內放置紗布且使用醫用酒精浸潤。
所有醫療廢物應集中收集,嚴格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的規定處理;未設在醫療機構的臨時接種點應將所有醫療廢物帶回集中處理。疫苗外包裝盒和疫苗說明書要留存在接種單位,按醫療垃圾處理。
在疫情防控期間,根據環境部門的要求,屬地醫療廢物需“日產日清”,基本保持12小時清理一次,長的不超過24個小時,有專車專線。醫療廢物在轉運過程中負責運送的人員會戴口罩,并且有專用的轉運車與運送電梯,運送路線、運送時間都會避開醫院人流高峰期。
此外,對于使用過的針頭、棉簽、紗布等醫療廢物,醫務人員會將其按分類放入專用醫療廢物容器內。丟棄時需要嚴格區分,像棉簽和紗布屬于感染性廢物,須放入黃色的醫療廢物桶,而針頭屬于損傷性廢物,就得放入專用塑料銳器盒內,這些專用塑料銳器盒是不會被刺穿和滲漏的。